菠菜老平台集合网

菠菜老平台集合网

您的位置是: 首页 > 菠菜老平台集合网 > 正文
依托学科优势,着力提高农林经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发布日期:2016-06-23访问次数: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20122月,国家7部委下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同年3月,教育部出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提出强化实践育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1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要求高校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菠菜广告联盟经济管理学院,在各级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依托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优势,通过课程建设、平台搭建、项目支持、文化培育,努力提高农林经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一、学术育人,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

经管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主动发挥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先锋主力作用,积极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规律,大力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充分利用学院优质科研资源和校友资源,开发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

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十二五”期间,学院新增校重点课程7门、建成优质课程2门、精品实践课程1门。《农业经济学》、《农产品营销学》获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部教材入选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农产品营销学》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设科研案例课、创业案例课。“十二五”期间,学院开设科研案例课程4门、创业案例课3门。科研案例课中,教师与学生分享科研问题的选择、科研问题解决途径、科研成果的取得、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向学生系统展示教师代表性学术成果,和学生分享科研的心路历程,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科研细微,引导学生学习科研方法的同时,教给学生敬业、坚持的科学态度。而创业案例课,为学生传授企业的生存之道,与学生交流自我管理的艺术,助力学生放飞创业梦想。

开设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教师把最新的研究内容、方法、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实验项目的形式,学生自主选择参加项目学习,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目前,学院共开设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9项,累计500余人次参加项目学习。

启动经典阅读计划。学院把《资本论》、《国富论》作为本科生必读、研究生必考书籍,学院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开展导读,学生需参与讨论,撰写读书报告,夯实理论基础,提高理论素养。

二、协同育人,搭建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虚实结合,建设实验教学平台。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被评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建设有经济金融实验室、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空间经济学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工商管理实验室、会计学实验室、商务谈判与礼仪实验室、创业与综合类(创客空间)等8个功能实验室。

农科教结合,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首期获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武汉市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固定观察点成为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数据重要来源,基地定期接收学生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成为学生实践平台。

校地政企合作,建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根据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巩固稳定合作十余年的优质基地的同时,不断更新校企合作基地。2014年新建校外实习基地8个,2015年新增实习基地3个,截止2015年,先后与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等30个布局合理、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年均接纳学生实习人数560余人,90%以上的学生集中安排教学实习。同时,定期组织校企协同育人研讨会,就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跨专业实习实训等进行研讨。先后与AIA、鼎捷、三源特种建材、金新农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校企专班,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共同考核评价学生。

 三、文化育人,培育浓郁创新创业文化

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每年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左右, 30项左右,学院制定《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面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设立“春苗计划春蕾计划春华计划,组织学生申报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SRF)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十二五”期间,学院先后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项、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项目199项,学院“春苗计划”立项61项,“春蕾计划”立项40项,“春华计划”立项20项,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9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7项,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03篇。

开展专业核心技能竞赛。一个专业一项赛事,根据各专业特色,开展农林经济调研、“网中网”财务决策、“创业之星”管理决策模拟、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营销策划、会计扑克、中信模拟炒股等专业技能竞赛,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让学生从实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鼓励支持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学生英语竞赛、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 神农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行等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3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项20项(金奖2项,一等奖2项);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总计17项,其中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国家级一等奖2项。

打造“创客空间”。2016330,武汉高校范围内首家学院发起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创客空间”举行一项“设计思维工作坊”的体验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创客空间”宣告正式启用。学院整合“敏行青年成长工作室”、“创业进距离”等活动的资源,在“创客空间”常态化开展“设计思维工作坊”、“创业工作坊”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交流平台和咨询辅导场地,为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科技、课外学术等类型的赛事做好种子队伍的培育。学院涌现出亲亲果园异想天本禹志愿服务甘露工程创行等一批投身于创业实践的团队,初步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及良好的社会影响,多次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追踪报道,并在各类国家级创业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落实“两个体验”。坚持教研结合,落实科研体验,结合优秀本科生导师制,学院所有科研团队面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团队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社会调研吸收本科生参加,学院集中组织的暑期经济社会调研,本科调研小组成员中有不少于30%的本科生。坚持校企结合,组织企业体验,开展企业考察与调研,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求有不少于一次的企业体验。

四、教书育人,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建设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农林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系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建设课程组,实行本科教学课程组长负责制,打破各个系的局限,集中优势资源,以课程或系列课程为纽带组建教学团队,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通过课程组协助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李崇光教授领衔的农产品营销学团队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深化教学改革。设立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省级-校级-院级”三级资助体系,以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承办农经教指委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研讨会,吸收借鉴各兄弟院校课程建设经验与措施,推进教学研究改革。“十二五”期间,承担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7项,校级教改项目25项,院级教改立项44 项。其中,2009年起,承担“张之洞班(文管)”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工作,2013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批教育部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弄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5年,学院作为学校三个试点单位之一,试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开展“教研坊”系列活动。2014年起,学院设立了“教研坊”,先后围绕英国教学方式方法与考试方式方法、方法类课程建设、经济学沙盘教学模拟、经济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构建、经管类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澳洲经济学课程研修、教研结合以研促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等主题开展研讨活动,旨在帮助青年教师重视对教学的投入,通过课堂教学组织水平,突出课堂实效,体现特色鲜明的教学特色。

组织系列教师培训。聘请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来院培训案例教学;聘请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专家来校开展教学方法培训、聘请国(境)内外优秀教师来校开展示范教学(列几个教师名称);聘请台湾大学陈孝琪教授来校开展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培训,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社会学研究方法暑期培训;选送教师赴英国、澳大利亚等过进行课程研修,选派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